(2016-2021)
自2016年6月换届以来,湖南工业大学第三届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已工作五年多了。在省、市老科协和学校党委、行政的直接领导下,在校离退处的大力支持下,本届老科协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,团结广大的离退休老科协会员,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,加强自身建设,努力发挥余热,参与教学科研工作,践行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的追求,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新贡献。下面就五年来的工作跟大家做个汇报,敬请指正。
一、组织管理落实处,创新协会工作
几年的工作,我们得出了一个经验,协会的工作开展的好坏,决定因素有几个方面。一是领导的高度重视;二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;三是所有的会员齐心协力。因为这些因素,我们做了以下工作。
1、理事会的几位理事,团结协作,分工不同,各尽其责。每年就协会工作坚持两次以上的理事会。
2、根据发展需要,对章程进行了适当地修改,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。
3、建立了协会的微信群,并由凌支援管理,畅通了信息渠道。
4、建设和丰富了“协会简报”,其内容包括<信息汇><人物篇><知识窗><雅趣园>等栏目,便于对外交流和扩大协会的影响。
5、组织得到了发展,从2016年的176名会员达到了现在的237人。增加会员61人,提高了35%,基本都是高级职称。组织工作主要是卓海宇和刘桂英负责。
6、去年9月18日,在市老科协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,授牌湖南工大老科协为“株洲市科普基地”。并荣获湖南省和株洲市“科普工作先进单位”。
二、弘扬正气,关心时事政治,凝聚正能量
根据党中央和湖南工业大学党委的统一部署,我们离退休的老科协党员和积极分子,采取集中学习、自学和网络听课等多种形式,认真学习中央系列文件,如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纲要》《习近平关于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论述摘编”》《民法典》《十四五规划》和《党的十九届五、六中全会》等。通过学习,大家的思想境界得以普遍的提升,行为更加符合党员的要求。无论是工作、学习和生活中,处处都能激发出巨大能量和闪烁不朽的光辉。
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。协会的大多数会员是党员,对离退休党委安排的学习和任务,都能积极地执行和参加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许多的同志在党组织中担任党委委员,支部书记和支委,如鲍光荣、余利平、凌芳、刘桂英、罗昌福、马珠平、许建潮等。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,各支部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。许多的支部被评为先进支部,从支部学习和活动记录看,都可以评为省级优秀了。
2、党员同志们在参加支部的学习和活动中,都积极认真,克服各种困难,不在本地的尽量赶过来,家里的事情也能安排好,把过好组织生活作为首要的任务。有的会员还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作重点发言,如宋宝丰教授就《民法典》作了几千字的诠释讲座。
3、积极响应学校、处党委布置的学习体会等征文活动,踊跃投稿。协会会员在各次征文评比中均得到过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4、2020年和2021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,少数国家在军事上、经济上经常给我们制造麻烦,以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,但这是枉然。特别是新冠病毒来袭,片片乌云席卷全球。而在我国,有党的英明领导,全国人民众志成城,迎来了一片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大好局面。我们的会员在疫情期间均能响应中央的号召,尊重专家建议,一言一行严格按照规定办。为了支持重灾区积极捐款。还有一些会员写出了大量的诗文为抗灾加油,如彭合成、刘牧千、银舜生、谭天恩和肖又铮等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会员彭金明医师,积极地投身到抗疫一线,参与临床医治、物资采购和抗疫宣传。因此,彭金明医师荣获了湖南省和株洲市老科协颁发的“最美防疫老科协工作者”荣誉证书。
5、协会会员热心公益。如刘桂英、余利平、凌支援等人到沩山敬老院慰问并捐款,宋宝丰、鲍光荣等会员每年都到株洲市各社区和公园义务写春联;彭立民教授多年自费印资料并义务为高考学生辅导数学;凌芳带领老年大学合唱团到株洲市养老院慰问演出,他们载歌载舞,把欢乐给了老人们。
6、陈明康老师退休后,十几年义务为冶金校区出黑板报,宣传党的方针、政策。张海南老师担任支部书记长达十五个年头,而且还自发的编写小册子,发给许多的会员,小册子内容丰富,可读性非常强,很受大家欢迎。
三、抓好主线,积极开展科技科普工作
1、老科协会员发挥专业技术特长,退休后仍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耕耘不止。胡宣哲老师研发的“航母弹射装置”,2016年分别获得美、俄、印三国专利,并在株洲新闻网、株洲晚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。
2、彭雪开教授多年从事地名研究,现已把地名研究做到了北京。对北京历代行政区划地名进行全面系统的考释,有史以来这还是头一回。因地名研究涉及到地理学、历史学、语言学、民族、民俗学等学科,难怪此项目成为了中国地名学会、湖南省民政厅、株洲市民政局重点项目成果。现已出版多本专著和130多篇论文,共700多万字。
3、在哲学、科技、经济等专业领域,我们会员中有不少的教授笔耕不辍,如彭纳揆教授退休后,在《系统科学学报》CSSCI刊发表了《曲波论是系统内在的规律》等5篇学术论文和专著;张宽政教授一直从事政策和法律方面的研究,退休后,独著《资源与经济制度安排研究》等4部文献,其中两部已出版的专著列入了百家文库,约50多万字;黄汉云教授退休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,先后编撰了6套教材,22篇科研论文,他的(节能铸造炉)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;史铁良教授的《南宋大家吴昔之墓今何在》,《骆宾王炎陵县题诗之真伪》等6篇历史考究文章发表于株洲晚报。
四、坚持“爱学习、保健康”不断提高人们幸福指数
我们老科协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带领大家过好幸福的晚年,创建百岁村,百岁区等,也就是尽量不跟社会和家庭子女添麻烦,还应给社区增添欢乐和服务。通过大家的努力,我们学校给老同志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——湖南工大老年大学。设置了几个专业,在这里可以学习书法、绘画、舞蹈、服装表演、声乐、摄影、英语口语、诗词和器乐等。通过学习传统的中国文化,陶冶了情操,提高了修养,还能回报社会。老年大学和老年科协是紧密相关的。
1、我们有很大一部分会员都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,绝大部分的专业班级和班干部都是我们的会员,如书法班长鲍光荣;国画班长凌支援、张友农;文学诗词班长崔建秋、肖又铮;合唱团长凌芳、许建潮;舞蹈班长彭菊华、刘冬秀、肖美华;太极班长范小仙、吴册珊等。几年来,由他们组织到农村、社区和公园演出多达40多场次。
2、在参加湖南省高校文艺汇演,每年均获金奖和银奖。
3、合唱团在凌芳和许建潮的带领下,多次参加省、市大赛,均能获得名次。最近,被湖南省合唱协会批准加入专业协会,成为省级合唱协会会员单位,专业水平得到了认可。
4、每年我们都将组织1-2次大型文艺演出,规模和水平都比较高。最近的一次是与市老科协一起组织的“庆祝党的一百年华诞”大型文艺汇演,得到了学校领导、市老科协领导的大力支持。
5、书法、绘画也不逊色,每年都会组织一场书画展览,每次都有100多幅作品,规模较大,品味较高,有的会员已达到省级水平,被批准加入省、市级会员。
6、诗词文学则是一块丰产的园地。才人辈出,在各种报刊杂志上,如株洲日报、株洲晚报、湘东文化和省级《老年人》都时常刊登他们的杰作,这些会员有彭合成、肖又铮、银舜生、刘牧千、谭天恩、崔建秋等。他们是我们协会的诗人、作家。谭天恩的抗战对联曾在全国楹联比赛荣获一等奖;荣斌年的《咏荷》在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荣获一等奖,肖又铮去年就在各种刊物上投稿刊登了40多篇作品,其中《终身的荣光》获市二等奖。会员们著书颇丰,彭纳揆教授的《哲学理论与实践论文集》19.4万字;候清麟教授的长篇小说《春天里》19.25万字;谭天恩教授的《云阳漫步》10.6万字、彭合成教授的《诗词写作基础知识》也有10多万字。
7、还有许多的会员非常注意养身锻炼和旅游,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。
五、发挥余热,积极投身学校的发展和建设
我们的会员都是从学校各个岗位上退下来的,他们都有非常丰富的阅历和经验,根据需要而返聘在各个相应的岗位,继续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出力。
1、为了保证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,学校聘请了许多具有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教学督导。他们督查教学纪律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内容等,严格按大纲的要求把好质量关。一届就多达20多人。
2、校关工委和老年大学也聘请了我们的会员教授。全权负责处理各项日常工作,任务非常繁重。
3、为了改善机关工作作风,学校成立了机关工作作风督导团,在这个团里活跃着我们老科协会员的身影。
4、在学校的许多其他岗位上,如组织、人事、档案、财务、医院、审计和学生管理等部门也聘任了我们的会员参与管理。
由于时间仓促,信息不全,以致可能有些事情没有写进去。另外,某些事情因参与的会员多,也没有一一点名,还望大家谅解,我们老科协确实还有许多的无名英雄。这个五年的总结,对于我们老科协就犹如管中窥豹,只见一斑。
为下届老科协的工作提几点建议和希望
因为第三届老科协已到期,我们还是想为下一届提点小小建议,也就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完的工作,也是我们协会今后有待改进和努力的方向:
一、应在网络建设上加大投入,建立湖工大老科协网站,可直接挂在学校作为二级网站或者挂到校离退处的网站上。
二、我们协会应加大科研和技改的横向联系,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优势,解决中小型企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决策、金融、法律和技术的难题。
三、大力发展会员。最近学校退休了一大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博士、教授,他们的加入将成为我们老科协的生力军。
四、继续做好科普工作,这是我们的优势,只要组织好,将会迎来一个美好的局面。
五、更加积极地参政议政。
湖南工大老科协
2021年11月25日